对刚刚过去的2020年,很多人最直接的感受是——钱袋子没那么鼓了。大家的消费欲望还在,但可以放手去花的钱没那么多了,这也许是无数“打工人”叹气、自嘲的原因所在。
于个人而言,这一年尚且如此不易,于企业来说,更是艰难。外部环境的变数随时出现,全球资本市场在2020年出现了前所未有的波动,美股熔断、国际油价一夜暴“负”……这更是坚定了不少企业实现转型、以更好应对危机的决心。
“转型”二字,并不陌生,却是知易行难。于是每个企业都或多或少面临这个问题:当时代浪潮扑向眼前,畏缩不前还是迎难而上?
现在,数据已经成为一种生产资料。有观点指出,企业要让数据真正流动起来,应用到相关的业务流内部,发挥出数据的真正价值,构建起新的行业数据转化范式。
但是,调查显示,企业的数字化转型往往容易出现两个极端,一是寄希望通过转型一站式解决所有矛盾,将前期的环节简单化;二是将数字化转型想得过于复杂,迟迟不愿意行动。
不管是小企业还是大企业,面临的困境也是相似的。以大型制造企业为例,尽管在过去他们积累了丰富的生产资源,有着一套完善的制造、生产和销售流程,但数字化转型意味着企业核心生产模式和流程的再造,也将带来工作模式和管理模式的转变。
一汽集团的转型颇具代表性。作为一家大型制造业企业仍然能成功转型,一汽的故事虽然不算动魄惊心,但却是步步“精”心,犹如顺水行舟。
传统车企要想数字化转型,真正需要云化的设施主要有两个方面:资源池与应用。
要知道,数据资源是企业的宝贵财产。大型企业对保密性和安全性要求较高,数据普遍要求作为核心资产存放在线下保护。但混合云的出现为企业提供了新的选择,实现推进数字化转型和保证数据安全两者兼顾,亦成为企业在科技时代提高效率的重要举措。
得益于业务上云,一汽的管理和运行效率大大提高。举例而言,车辆模型的仿真计算需要用到高性能的计算方式,一汽将自建的资源池与云上计算资源共同调度,即使是面对一万多个CPU的核心处理量,仍然能进行高效的规划和计算。在此基础上,基于3D模型的协同设计和仿真平台的建设,使得开发效率提升40%,研发周期缩短6个月,节省研发成本过亿元,真正实现“降本增效”。
和很多行业一样,汽车行业的变革已经到来,消费者们追求的是舒适、个性和便捷,这改变了车企运作的方方面面,通过与“懂行人”合作,一汽将技术创新与业务实践相结合,把创新的思维注入到一个个实际业务场景中,全方位盘活现有资源,变得更懂客户、更善用技术、更适应于时代的发展。
这样,一汽才有余裕实现业务的创新,真正面对电动化、市场化、智能化和共享化的机遇,庞大的巨人也能够实现轻便地转身。
这样的成功案例还包括三一集团的数字化转型,作为业内重要的装备制造企业,实现制造智能升级一直是三一集团追逐的目标。但是三一在自身的数字化转型过程中也面临着一系列挑战,从企业的核心业务和运行模式来看,仍存在“转型鸿沟”,需要新的理念注入。
三一集团通过与“懂行人”的合作,在实现技术与应用全面落地的同时,助力核心业务快速实现转型升级。通过桌面云等解决方案的运用,实现高效的在线协同和远程办公,加速了传统业务由线上搬至线上。
此外,服务器、网络等硬件设备与软件应用平台的深度融合,这样做的好处是整体改进了三一的智能制造系统,提高了整体的运行水平,更能让集团业务实现协同化的决策——产品的质量也会随之提高。转型后的三一集团,已经成功将智能化应用和物联网技术深入到核心业务里。
对于一汽和三一这样的“巨人”来说,实现数字化转型意味着资源的重整和打通,而关键在于如何利用技术创新实现核心业务的转型。
只有“懂”了,数字化转型之路方能更加畅通。
破解困局,迎来业务突破转机
在如何定义“数字化转型”的问题上,其实不同专家都有其理解和想法。但可以肯定的一点是,不同于信息化,数字化转型是将数字技术与业务场景深度融合,重塑生产价值链,从而实现商业模式和商业生态的再造。
对重资产企业而言,数字化转型是一次资源的腾挪转移,释放出被压抑在传统生产模式下的潜力和效率,迈过转型的鸿沟。而面对不断变化的市场需求,那些曾经囿于市场潜力和社会需求的企业,则在思考如何以数字化转型迎来业务的转机。
华为与兴海物联合作推出的智慧社区解决方案,已经在某地中海华庭小区落地应用
智慧社区的口号和概念,曾经很火,但随着现实困境的浮现,慢慢进入了沉寂阶段。归根到底,和社区服务的基础设施改造升级成本高、标准化建设跟不上、组织者角色缺乏等原因都有关系。要跑赢智慧社区这条赛道,做好物业管理是很重要的因素,“懂行人”华为联合中海物业旗下的科创公司兴海物联所发布的“吾瞰”智慧社区解决方案,是抓住了物业管理的根本性难题。
社区的智慧化改造精髓是“3-3-3运行管理模式”。传统的模式里,所有物业服务项目都得人到场,不在现场解决不了——所以人们通常觉得物管是个“保姆”一样的工作,既繁琐又沉重。
物业主题公益短片《总有东西会被时间留下》,讲述了物管这一职业的艰辛
新的管理模式将工作分为3类:
重复机械的工作,用人工智能、物联网等先进技术替代。
业主看不见的“幕后”工作,通过统一的操作平台,专人参与。
现场服务工作,则通过技术辅助,实现更有温度、更可感知的服务。
创新的管理模式,抓住了物业管理领域的重点,将繁琐、枯燥的工作简化为有步骤、分阶段的改造性措施,为企业带来具有可复制性的造血能力。
更进一步看,华为-兴海物联的智慧社区解决方案,让服务人员从繁琐机械的工作中解放出来。作为一线服务人员,他们能从机械的工作以外获得更多新的、柔软的价值,是物业管理工作里的闪光之处。
物业主题公益短片《总有东西会被时间留下》剧照
本来物业管理的工作是繁杂的,千头万绪的日常容易让企业沉溺于眼前的繁重,而忘记了抽身而出、审视全局,“懂行人”的出现将企业所面临的难点和痛点一一揪出,并重新进行梳理和智慧化的改造,展现出“化繁为简,深入浅出”的生命力。
对于广大企业来说,创新的需求往往是由外而内的,生存的考验往往给企业带来更大的变革驱动力。
唯有深入业务的创新,方能实现商业模式的转变,真正跑出业务转型的“加速度”。
赋能千行百业,2021开好局
事实上,不管是三一集团、一汽集团还是兴海物联,他们的业务领域和企业规模各有不同,但有一点是相同的——就是在数字化转型的轨道上赢得了先机,释放出想象力和爆发力。
在数字化转型的道路上,三百六十行,每一行都有着自己的特性,有着独特的场景,更需要“懂行”的人,才能实现化繁为简,激发企业生命力。
“懂行人”的特别之处并不在于它的技术体系和理论逻辑有多深奥。恰恰相反,“懂行”将复杂、创新的技术与业务需求对接,给数字化转型做“减法”。“懂行”不仅是目标,也是手段,华为希望与每个行业、每家企业共同踏上数字化转型新征程,进而创造数字化转型的更大价值。
在“懂行”理念实现的过程中,华为携手行业客户和伙伴,一起将数字化技术与行业场景相融合,找到业务的关键点,抽丝剥茧,化繁为简;理解那些关键业务里的场景需求,用富有创造力的场景化解决方案帮助企业冲出转型的深水区,让他们不用身处茫茫大海,经历迷茫。
值得一提的是,华为帮助企业客户进行的创新是具有可复制性的,是能帮助整个行业进行提升的有价值之举。像华为联手兴海物联打造的场景化创新解决方案,是包括软件、硬件、集成、运维等一系列服务在内的端到端全周期解决方案,具备着很强的可复制性,也让过去很多因为数字化门槛高而难以享受技术红利的物业企业,有机会迎来智慧技术普惠的数字新机遇。
而且,华为本身就是数字化转型的鲜活案例,作为专注于ICT领域三十多年的企业,华为自身有着强烈的数字化转型诉求,并持续在研发、销售、供应、交付等业务领域进行了积极的数字化探索,积累了纵深的经验。
多年来,华为深耕政企行业,在助力各行业数字化转型的实践中凝练出“懂行”理念,才因而更懂得企业的需求,更懂得怎样进行价值的提升和创造。目前,数字化转型已经是越来越多企业的共识。而选择“懂行”,已成为行业数字化转型的共识。
2021年,尽管还有诸多的风险挑战和不确定性摆在面前,但客观而言,中国经济稳中向好的趋势是可以预测的,改革持续深化,创新发展加速,时代的机会窗口已然打开。
“懂行”是一个动态的过程,相互切磋才会有新的火花。借助“懂行”,实现数字化升级,将会为企业在2021年带来全新的开局,带来更具希望、更有作为的开始,持续为数字经济前行创造新的动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