对定位理论一知半解的人可能认为,“低价”不是差异化,企业的战略定位往往会表现在“高价”、“行业第一”等方面。但事实并非如此,低价可以成为差异化,只是很难而已。
对消费者而言,“价格”永远是影响心智的关键因素,企业通过低价打入市场的案例也并不鲜见,而其关键在于,企业的“低价”差异化,能否可持续性展开。
低价可以形成差异化,拼多多就是一个典型的例子。作为中国社交电扇的佼佼者,拼多多成立于2015年,次年日订单就超过百万。2020年3月份,拼多多GMV突破万亿大关,年度活跃用户已达到6.28亿,和身处行业领导者地位的淘宝天猫总差距不足1亿。
然而,比起2003年就成立的淘宝,拼多多成立于十二年后的2015年,成立之初,电商市场已经呈现了“一超多强”的局面,除淘宝天猫占据绝对优势,京东、苏宁、唯品会等平台也都各自拥有相当数量的拥趸。
面对激烈的竞争环境,拼多多聚焦低价空位,通过地域、人群的侧翼战主攻三线及以下城市,将低价作为差异化植入用户心智当中,成功突围而出。
诚然,低价很难成为差异化,这是因为单纯依赖低价很难构成绝对的市场优势,非常容易被后来者复制,转而变成了打价格战。但拼多多却形成了环环相扣的配称。比如“拼多多”的品牌名称便是在强化用户认知,其拼团的购物方式抢占了低价网购市场空位,其“3亿人都在用”等宣传语打消了消费者疑虑……这些,也正是拼多多“低价”的差异化所在。
事实上,价格一直是零售业的核心之一。纵观行业发展,从早期的沃尔玛颠覆百货公司业态,到后来的Costco颠覆沃尔玛,每一次颠覆,低价都充当着几乎无可替代的作用。
但与此同时,企业低价差异化的难点在于,很难长期开展。即使如拼多多,通过低价空位拼多多顺利在消费者认知中占据位置,但烧钱补贴无法带来盈利,拼多多的发展,仍然需要一个更长远的差异化作为品牌基石。
消费者对品牌的认知往往是固定的,而拼多多需要如何保证低价优势?答案可能需要从传统零售业里面去找。沃尔玛将低价作为品牌战略,但与此同时通过提升物流效率,升级渠道管理等方式降低成本。Costco的方法则是通过减少商品种类,只给顾客有限的选择。
顾均辉战略定位认为,当一个行业已经存在领导者的时候,选择与其硬碰硬并不是明智的选择,相反的,通过寻找一个空位实现侧翼突围,会更容易成功。企业更需要注意的,则是如何围绕“低价”定位,形成自己的结构性成本优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