滨水空间是城市中重要的开放节点。在人类日益重视水环境的今天,作为城市生态核心区的滨水空间获得了前所未有的关注。滨水空间的规划更新成为改善城市景观、城市形象与促进城市经济发展的重要途径。
△图片来源网络
序言
世界上诸多历史名城和国际都市的兴起都得益于此,近现代如伦敦泰晤士河两岸、巴黎塞纳河畔以及近年纽约再次震惊世人的哈德逊河沿线等滨水区域,均在工业革命基础上历经数次城市更新,葆有了文化历史底蕴和人口活力,持续推动着城市的积极发展。
滨水空间城市更新中环境建设与人文发展,是协调并行不可脱离的,因此在建设中,优秀的增量建筑、合理的存量改造以及开放的公共城市空间作为可持续发展的社会资本硬件基础,往往还需与软性的文化积淀和城市品牌战略相结合。以上所述的国际都市皆选择了艺术创新作为滨水空间城市更新中文化复兴的路径。
△加农街桥
泰晤士河南岸涵盖威斯敏斯特桥至千禧桥的滨水区域,19世纪末由发电厂为主的旧工业聚集区萨瑟克区发展而来,由于依傍泰晤士河优越的地理位置,以及便利的交通条件,废弃的电厂被作为廉价仓库,吸引大量移民艺术家和工匠,这里成为他们生活和创作的聚集地。
这片面积为21亩的市中心沿河片区,留存着大量废旧仓库和码头遗址,这些工业遗迹被重新设计和改造,大量顶尖艺术家和设计师的涌入,使得优秀的艺术和创意在这里萌发,通过伦敦政府的引导和资本的投入,泰晤士河南岸逐步形成殿堂级的国际化城市景观。由此,南岸滨水地区以艺术产业为核心,开启了从衰退到复兴的标志性变革。
△泰特现代美术馆
在南岸,与圣保罗大教堂隔岸相望并由千禧大桥连接起来的,是2000年开放以来世界上最受欢迎的现当代艺术博物馆之一的泰特现代美术馆。
美术馆前身是一座发电站,1981年发电站停止运作,后由瑞士建筑师雅克·赫尔佐格和皮埃尔·德·梅隆设计改建,泰特现代美术馆是英国国家国际现代艺术博物馆,也是由泰特不列颠(Tate Britain)、泰特利物浦(Tate Liverpool)、泰特圣艾伍兹(Tate St Ives)及泰特在线(Tate Online)组成的“泰特集团”重要的组成部分。
泰特现代美术馆把艺术品分成“历史-记忆-社会(History/Memory/Society)、裸体人像-行动-身体(Nude/Action/Body)、风景-材料-环境(Landscape/Matter/Environment)、静物-实物-真实的生活(Still Life/Object/Real Life)四大类,这种陈列展品的方式可以使观众围绕一个主题在同一个空间穿越时光隧道欣赏到不同时期的艺术作品。相较于大多传统美术馆,泰特现代美术馆更加开放和前卫,作为世界顶尖当代美术馆,每年有超过500万名游客到访。
△伦敦桥
竖立于伦敦泰晤士河南岸的另一座世界级标志是于1999年年底开幕,总高度135米(443英尺)的“伦敦眼”。它被誉为数学上的奇迹,工程师透露建造这座摩天轮所需的电脑计算能力,超过世界上最大、最复杂的建筑。“伦敦之眼”重1600吨,除了体积,最美妙的是这个庞然大物竟可以稳固的矗立在泰晤士河河面上。
△伦敦眼
两支从陆地延伸过来的支架,承担了摩天轮大部分的重量,另外六条巨型钢索防止其倒塌,这些支架与钢索的地桩将打入地底180英尺的深处,确保安全无虞。
△伦敦桥
“伦敦眼”的构想可追溯至1993年《泰晤士报》所举办的一场竞赛,该报要求参加者提出庆祝千禧年最具野心的计划,大卫·马克(David Marks)与茱莉亚·巴菲尔德(Julia Barfield)这一对夫妻建筑师异想天开的率先提议建造全球最大的摩天轮。
这项计划激发了英国航空公司董事长艾林的想象力,决定出资使其付诸实现。这项总投资额为1.2亿美元的巨型摩天轮在2000年建成开放的第一年,就吸引世界游客300万人次左右,伦敦旅游市场经济效益增加10%,同时还带动伦敦旅游就业逾万人。
△南华桥
此外,泰晤士河畔还有很多令人瞩目的公共艺术作品,以其“地方性”的独特品质塑造着伦敦的城市文化和活力,例如2016年欧洲最大规模的公共艺术项目“Illuminated River”启动面向全球的方案设计大赛,最终获奖方案“Current” 以极具创造力的方式,将包括17座桥梁在内的伦敦泰晤士河在黑夜中点亮,给这条迷人的古老河流赋予前所未有的崭新面貌。
△图片来源网络
该方案由新锐灯光艺术家利奥·比利亚雷亚(Leo Villareal)与伦敦建筑及城市设计事务所利夫舒茨·戴维森·桑德兰(Lifschutz Davidson Sandilands)共同创作,从17座横跨泰晤士河的桥梁自身建筑轮廓中提取灵感,从黄色到红色和蓝色的色调在日落、月光和日出时模仿伦敦的天空投射到表面。这件独特的公共艺术作品取代过时和低效的桥梁照明,最大限度减少能源消耗,同时利用桥梁、河面与灯光的交互,创作出富于变化的独特景观。该计划于2018年进行第一期实施,原计划于2020年秋季完工。
泰晤士河南岸曾是颓废的都市码头,却在艺术和设计力量的催化下,将珍贵的城市公共资源——滨水区域的进行整体城市更新,实现了宏伟的地区性功能转型,最终成为世界级的城市文明案例。
目光回到东方,同样身为码头工业遗存代表的上海老码头,在滨水空间城市更新的推进下,不断注入艺术、创意、潮流等时尚元素,历时两次升级,其资源禀赋和发展潜力被再度深挖。从世人眼中的记忆承载地蜕变为开放性多元化的城市客厅,滨水空间沿线区域的建筑魅力与空间活力油然而生。
在新一轮的版本升级中,老码头不仅在业态布局做足文章,建筑空间的场所塑造也是设计能被大众广泛接受的基础条件。当下的「壹号演绎空间」,摇身变成了不断试探可能性更多的快闪空间,自对外开放来,各种不同风格氛围的文化艺术展演便将视线聚焦于此。
△老码头秀场「壹号演绎空间」
改造后的建筑内部空间更为宽敞、透亮,更能适应多元化的业态需求。灵活可变的秀场与大面积水域可随意拆分联结,将整体场所空间的气质和风度凝聚,无疑成为本案点睛之笔。开放性的地标空间,为人提供了更多的融入窗口,成为触发人们社会活动发生的崭新舞台。
△彩虹走廊
老码头本就是上海传奇故事开始的地方,因而在不同的时代下,诸多精彩序章在此开启,注定赋予她非凡的意义,仿佛一道时空枢纽连接着过去、当下与未来。但如何让城市肌体变得更鲜活,勾起人群与之对话和探索的欲望?艺术家以公共艺术形式,将自己的思考与解读向我们娓娓道来。
△朱哲琴·码头钟声
音乐家朱哲琴为上海老码头创作的声音艺术装置,以黄埔江畔历史声音为线索,开放给公众参与的首个大型公共声音互动装置。作品通过声音驱动光与水的变幻,使主装置区成为公众的互动主体,实现听觉与视觉多层次的感官互动体验。昼可观水纹随声波涟漪,夜可赏光影随音韵律动,坐落其中感知往昔与现代时空间的跨越交融。
△胡可儿·井盖绘画
“窨井盖创作”由来已久,独一无二的花纹描绘城市印记,像一张张名片诉说着城市记忆。于是乎老码头草地上散落的窨井盖成为了此次创作对象,CREATER创邑联合同济大学设计创意学院,邀请在校学生参与公共艺术设计创作,以成熟项目为学生提供实践舞台,借助青年力量为传奇老码头注入全新活力。
借助艺术创新的渗透,探究滨水空间与人的共生方式,以独特视角将城市文脉、商业空间、社区生活进行互动式融入。老码头跳脱物理空间的局限,传达出一种文化符号的象征,一份开放包容的平台态度,化身一个更加年轻、有机、与周边社区联动、充满无限可能性的发生器。
或许正如芒福德所述,“城市促进艺术,并且本身就是艺术;城市创造剧场,并且本身就是剧场。”想必这样的城市本身即是一件艺术作品。